返回管委会首页
繁體 |English |日语 |无障碍 |关怀版
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图说园区

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推进 绘就幸福园区新图景

时间: 2025-06-09 09:32 |来源: |浏览量:|字号: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  • 香港六和盒宝典大全

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,民生改善是贯穿始终的温暖底色与核心使命。2025年行至年中,苏州工业园区锚定“民生福祉提升”目标,聚焦医疗卫生、教育文化、生态环境等八大重点领域,全力推进22项实事项目。如今,园区内一项项民生工程热火朝天,正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逐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,奋力书写新时代“幸福园区”的生动答卷。


教育文化齐发力 驱动城市新活力

教育是民生之基,文化是城市之魂。2025年,园区教育文化类项目共10个。其中,9个教育类项目,总投资约25.39亿元,建成后预计新增建筑面积约46.98万平方米,新增学位8150个。


旺墩路南地块学校项目位于旺墩路南、万盛街西、钟园路北,规划建设义务教育学校,总建筑面积6.2万平方米,项目建成后,将提供1800个学位,有效满足景城学校施教区范围内入学需求。胜浦路地块高中项目(一期)项目位于胜浦路以东、振浦路以南、吴浦路以西,总建筑面积约12.8万平方米,拟规划建设60班普通高中,建成后,将提供3000个学位,进一步扩充园区高中优质教育资源。目前,两所学校已开始启动各项验收工作,拟于近期交付。


此外,东沙湖小学星塘街校区改扩建、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校园三期工程、大湖城邦幼儿园改造等一系列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覆盖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、职业教育,均有序推进中,将为师生打造更优质的工作学习环境,让园区教育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,推动园区教育高质量发展。此外,园区积极挖掘老年教育资源,加快完善老年教育体系,推动“家门口的老年大学”建设扩面提质,预计开设课程140门以上,吸引学员4000人次。


文化领域,万众期待的苏州当代美术馆建设进入冲刺阶段。该项目位于园区湖东CBD片区,紧邻金鸡湖摩天轮,以“一步一景”为设计理念,6万平米的艺术殿堂由9座独立又相连的建筑构成,设有4个展厅以及展演空间、多功能厅、艺术品商店、餐饮等配套服务空间。预计2025年下半年竣工,未来将举办国际级艺术展览,成为苏州文化新地标。

医疗资源再升级 筑牢健康防护线

健康是美好生活的根基,高质量的医疗设施是重要保障。今年园区卫生健康重点项目涉及两项,分别为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(苏州市独墅湖医院)二期项目以及唯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。


独墅湖畔,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39万平方米的医疗高地初现雏形。建设现场,工人正紧锣密鼓进行内部装修与设备调试。作为园区首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,以及园区与苏州大学校地合作的典范,苏大附四院肩负着提供高水平诊疗服务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临床转化、促进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任。二期项目位于崇文路9号,总投资约51.1亿元,预计今年竣工。建成后,医院总面积将达52万平方米,总床位增至3000张,涵盖39个临床科室、7个医技科室和2个研究机构,将重点打造多个特色重点专科和国际水平的中心机构。


同时,唯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正进行地下室施工,预计今年完成结构正负零。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.87万平方米,设置床位180张,项目建成后,将提供常见病诊疗、妇幼保健、预防接种等服务,进一步织密区域基层医疗网。

人居环境焕新升级 共筑安居乐业家园

规划有序的停车位、崭新的健身器材和儿童娱乐设施、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……“以前小区里停车位紧张,晚上回家绕三圈都找不到车位,现在规划得整整齐齐,还新增了更多公共活动空间,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。”富华苑居民王阿姨望着焕然一新的小区,难掩喜悦之情。


今年,富华苑、黄天荡60号、夏家桥100号三个房龄超20年的老小区迎来“重生”。项目采用“片区化统筹、全要素覆盖、立体式提升”的创新模式,对36幢住宅、11.66万平方米空间进行全面改造,娄葑街道1240户居民将迎新居。


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,工程团队着眼基础设施升级、功能配套完善、智慧化改造三大维度革新,为园区城市更新树立了基层治理新范式。基础类改造聚焦市政设施与建筑本体修缮,解决老旧小区设施老化、管线杂乱等问题;完善类改造通过加装电梯、打造全龄友好活动场地等举措,构建“15分钟宜居生活圈”;提升类改造则包括社区周边周界防护措施等,根据不同小区特点制定功能补强方案。

与此同时,动迁社区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在娄葑、斜塘、唯亭、胜浦四个街道同步开展。针对消防设施老化、电梯安全隐患等问题,园区开展专项整治,并计划年底前实现多层楼道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。利用AI识别技术精准防控安全隐患,构建“发现-处置-评估”闭环管理机制,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。

六大生态工程齐推进 打造宜居园区新典范

今年,园区以生态提质为引擎,全面推进6大民生实事工程,通过青剑湖环湖景观提升工程、吴淞江生态廊道景观建设工程(示范段)、金鸡湖右岸景观提升工程项目(中区)、轨交六七八号线园区段沿线景观绿化恢复工程、东部市民中心西侧市民广场及公共绿地建设、阳澄湖智慧船舶管理系统建设等项目,构建“水城共融、智慧赋能”的生态格局,为市民打造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的品质生活空间。


作为今年园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工程的重点项目,青剑湖环湖景观提升项目以123.5万平方米规划面积,践行“青绿水岸,苏趣青湖”核心理念,匠心打造4.5公里环湖步道、1.5公里专业缓跑径,串联起生态廊道、主题漫游径与多功能滨水空间,旨在将青剑湖重塑为集“生态底色、活力基因、智慧内核、人文底蕴”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地标。


目前,项目迎来阶段性成果,环湖主体区域及亭青街东侧景观已率先开放,跨星湖街人行天桥通过竣工验收,西侧、北侧地下车库景观绿化完成率超90%,整体工程进入冲刺收尾阶段。预计本月,这座承载“城市会客”功能的滨水空间将全面亮相,以水岸共生新场景激活片区动能,为居民幸福生活再添诗意注脚。

关爱特殊群体 托起稳稳幸福

关爱“一老一小”是社会保障的重点任务之一。在园区娄葑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,工人们正进行桩基和基坑围护工程施工。该项目位于葑春街400号星海医院内,建筑面积1.6万平方米,规划床位166张,具备康复护理、养老服务等功能,将成为居民“家门口”的养老乐园。同时,园区16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已全部完成,养老、助餐、儿童游憩等功能不断完善,持续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。

暑假临近,青少年暑托服务项目计划暑假期间开设40个集中式暑托班,采用“集中式课程化、分布式活动类、嵌入式行业性”相结合模式,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暑期托管看护服务,缓解双职工家庭暑期“孩子没人带、家长看护难”问题,引导帮助园区青少年度过安全、快乐、有意义的假期。目前,园区各街道正积极推进暑托服务点选址、师资课程安排等工作。

此外,园区精准帮扶困难群体,“梦想改造+”关爱计划将为6-16周岁重点困难家庭青少年群体开展居住空间免费改造、学业帮扶、水电气惠民等关爱活动。

便民服务精准发力 智慧赋能美好生活

从政务服务的“一网通办”到就业帮扶的“精准赋能”,从心理健康服务的“贴心守护”到工会驿站的“温暖港湾”,园区推出系列创新举措,以数字化、精细化服务赋能群众幸福生活,让高质量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活体验。

企业综合服务焕新升级,依托“1+N”企业综合服务网络,为企业从出生、成长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精准赋能。创新推出“法人服务总入口”平台,打造“全要素赋能、全链条闭环、全维度增值”服务模式,推动“一网通办”向“一网通服”全新升级。紧扣民生高频需求,推出“还清房贷一件事”,实现抵押权注销“零跑动,一次办”。聚焦律师查询企业档案“成本高、时间长、不方便”等痛点,在“一网通办”平台推出律师查档业务,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查询渠道。此外,为推动政策服务精准触达,园区还推出政务服务直播、“法人服务总入口”巡回推介会,通过业务骨干提供零距离政策解读与实操指导,助力企业轻松易懂各类政策、高效获得政务资源。

高质量充分就业工程稳步推进,全年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,促进重点群体实现就业超5000人,重点群体帮扶率超95%。截至目前,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已培训4510人次,重点群体实现就业3066人,重点群体帮扶率达97.83%,13家“苏青驿站”累计服务青年人才超千人次。不仅如此,园区还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,规划建设20家工会驿站,为货车司机、快递员、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、充电、饮水等暖心服务。在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方面,园区加速推进公交设施智能化改造,280个新款候车亭与60个电子站牌改造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,智慧出行网络日益完善。

在关注物质保障的同时,园区同步织密心理健康服务网。今年内,每个街道将建成一个心理健康服务中心,因地制宜配备情绪纾解、心理咨询、应急调度等功能空间,并建立重点人群联防联控联办机制,开展分层分类干预服务。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、培育专业服务力量,让心理健康服务触手可及。

编辑 朱佳琪

2025年6月9日

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推进 绘就幸福园区新图景

时间: 2025-06-09 09:32 |来源: |浏览量:|字号:

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,民生改善是贯穿始终的温暖底色与核心使命。2025年行至年中,苏州工业园区锚定“民生福祉提升”目标,聚焦医疗卫生、教育文化、生态环境等八大重点领域,全力推进22项实事项目。如今,园区内一项项民生工程热火朝天,正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逐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,奋力书写新时代“幸福园区”的生动答卷。


教育文化齐发力 驱动城市新活力

教育是民生之基,文化是城市之魂。2025年,园区教育文化类项目共10个。其中,9个教育类项目,总投资约25.39亿元,建成后预计新增建筑面积约46.98万平方米,新增学位8150个。


旺墩路南地块学校项目位于旺墩路南、万盛街西、钟园路北,规划建设义务教育学校,总建筑面积6.2万平方米,项目建成后,将提供1800个学位,有效满足景城学校施教区范围内入学需求。胜浦路地块高中项目(一期)项目位于胜浦路以东、振浦路以南、吴浦路以西,总建筑面积约12.8万平方米,拟规划建设60班普通高中,建成后,将提供3000个学位,进一步扩充园区高中优质教育资源。目前,两所学校已开始启动各项验收工作,拟于近期交付。


此外,东沙湖小学星塘街校区改扩建、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校园三期工程、大湖城邦幼儿园改造等一系列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覆盖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、职业教育,均有序推进中,将为师生打造更优质的工作学习环境,让园区教育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,推动园区教育高质量发展。此外,园区积极挖掘老年教育资源,加快完善老年教育体系,推动“家门口的老年大学”建设扩面提质,预计开设课程140门以上,吸引学员4000人次。


文化领域,万众期待的苏州当代美术馆建设进入冲刺阶段。该项目位于园区湖东CBD片区,紧邻金鸡湖摩天轮,以“一步一景”为设计理念,6万平米的艺术殿堂由9座独立又相连的建筑构成,设有4个展厅以及展演空间、多功能厅、艺术品商店、餐饮等配套服务空间。预计2025年下半年竣工,未来将举办国际级艺术展览,成为苏州文化新地标。

医疗资源再升级 筑牢健康防护线

健康是美好生活的根基,高质量的医疗设施是重要保障。今年园区卫生健康重点项目涉及两项,分别为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(苏州市独墅湖医院)二期项目以及唯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。


独墅湖畔,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39万平方米的医疗高地初现雏形。建设现场,工人正紧锣密鼓进行内部装修与设备调试。作为园区首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,以及园区与苏州大学校地合作的典范,苏大附四院肩负着提供高水平诊疗服务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临床转化、促进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任。二期项目位于崇文路9号,总投资约51.1亿元,预计今年竣工。建成后,医院总面积将达52万平方米,总床位增至3000张,涵盖39个临床科室、7个医技科室和2个研究机构,将重点打造多个特色重点专科和国际水平的中心机构。


同时,唯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正进行地下室施工,预计今年完成结构正负零。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.87万平方米,设置床位180张,项目建成后,将提供常见病诊疗、妇幼保健、预防接种等服务,进一步织密区域基层医疗网。

人居环境焕新升级 共筑安居乐业家园

规划有序的停车位、崭新的健身器材和儿童娱乐设施、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……“以前小区里停车位紧张,晚上回家绕三圈都找不到车位,现在规划得整整齐齐,还新增了更多公共活动空间,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。”富华苑居民王阿姨望着焕然一新的小区,难掩喜悦之情。


今年,富华苑、黄天荡60号、夏家桥100号三个房龄超20年的老小区迎来“重生”。项目采用“片区化统筹、全要素覆盖、立体式提升”的创新模式,对36幢住宅、11.66万平方米空间进行全面改造,娄葑街道1240户居民将迎新居。


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,工程团队着眼基础设施升级、功能配套完善、智慧化改造三大维度革新,为园区城市更新树立了基层治理新范式。基础类改造聚焦市政设施与建筑本体修缮,解决老旧小区设施老化、管线杂乱等问题;完善类改造通过加装电梯、打造全龄友好活动场地等举措,构建“15分钟宜居生活圈”;提升类改造则包括社区周边周界防护措施等,根据不同小区特点制定功能补强方案。

与此同时,动迁社区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在娄葑、斜塘、唯亭、胜浦四个街道同步开展。针对消防设施老化、电梯安全隐患等问题,园区开展专项整治,并计划年底前实现多层楼道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。利用AI识别技术精准防控安全隐患,构建“发现-处置-评估”闭环管理机制,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。

六大生态工程齐推进 打造宜居园区新典范

今年,园区以生态提质为引擎,全面推进6大民生实事工程,通过青剑湖环湖景观提升工程、吴淞江生态廊道景观建设工程(示范段)、金鸡湖右岸景观提升工程项目(中区)、轨交六七八号线园区段沿线景观绿化恢复工程、东部市民中心西侧市民广场及公共绿地建设、阳澄湖智慧船舶管理系统建设等项目,构建“水城共融、智慧赋能”的生态格局,为市民打造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的品质生活空间。


作为今年园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工程的重点项目,青剑湖环湖景观提升项目以123.5万平方米规划面积,践行“青绿水岸,苏趣青湖”核心理念,匠心打造4.5公里环湖步道、1.5公里专业缓跑径,串联起生态廊道、主题漫游径与多功能滨水空间,旨在将青剑湖重塑为集“生态底色、活力基因、智慧内核、人文底蕴”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地标。


目前,项目迎来阶段性成果,环湖主体区域及亭青街东侧景观已率先开放,跨星湖街人行天桥通过竣工验收,西侧、北侧地下车库景观绿化完成率超90%,整体工程进入冲刺收尾阶段。预计本月,这座承载“城市会客”功能的滨水空间将全面亮相,以水岸共生新场景激活片区动能,为居民幸福生活再添诗意注脚。

关爱特殊群体 托起稳稳幸福

关爱“一老一小”是社会保障的重点任务之一。在园区娄葑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,工人们正进行桩基和基坑围护工程施工。该项目位于葑春街400号星海医院内,建筑面积1.6万平方米,规划床位166张,具备康复护理、养老服务等功能,将成为居民“家门口”的养老乐园。同时,园区16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已全部完成,养老、助餐、儿童游憩等功能不断完善,持续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。

暑假临近,青少年暑托服务项目计划暑假期间开设40个集中式暑托班,采用“集中式课程化、分布式活动类、嵌入式行业性”相结合模式,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暑期托管看护服务,缓解双职工家庭暑期“孩子没人带、家长看护难”问题,引导帮助园区青少年度过安全、快乐、有意义的假期。目前,园区各街道正积极推进暑托服务点选址、师资课程安排等工作。

此外,园区精准帮扶困难群体,“梦想改造+”关爱计划将为6-16周岁重点困难家庭青少年群体开展居住空间免费改造、学业帮扶、水电气惠民等关爱活动。

便民服务精准发力 智慧赋能美好生活

从政务服务的“一网通办”到就业帮扶的“精准赋能”,从心理健康服务的“贴心守护”到工会驿站的“温暖港湾”,园区推出系列创新举措,以数字化、精细化服务赋能群众幸福生活,让高质量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活体验。

企业综合服务焕新升级,依托“1+N”企业综合服务网络,为企业从出生、成长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精准赋能。创新推出“法人服务总入口”平台,打造“全要素赋能、全链条闭环、全维度增值”服务模式,推动“一网通办”向“一网通服”全新升级。紧扣民生高频需求,推出“还清房贷一件事”,实现抵押权注销“零跑动,一次办”。聚焦律师查询企业档案“成本高、时间长、不方便”等痛点,在“一网通办”平台推出律师查档业务,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查询渠道。此外,为推动政策服务精准触达,园区还推出政务服务直播、“法人服务总入口”巡回推介会,通过业务骨干提供零距离政策解读与实操指导,助力企业轻松易懂各类政策、高效获得政务资源。

高质量充分就业工程稳步推进,全年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,促进重点群体实现就业超5000人,重点群体帮扶率超95%。截至目前,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已培训4510人次,重点群体实现就业3066人,重点群体帮扶率达97.83%,13家“苏青驿站”累计服务青年人才超千人次。不仅如此,园区还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,规划建设20家工会驿站,为货车司机、快递员、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、充电、饮水等暖心服务。在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方面,园区加速推进公交设施智能化改造,280个新款候车亭与60个电子站牌改造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,智慧出行网络日益完善。

在关注物质保障的同时,园区同步织密心理健康服务网。今年内,每个街道将建成一个心理健康服务中心,因地制宜配备情绪纾解、心理咨询、应急调度等功能空间,并建立重点人群联防联控联办机制,开展分层分类干预服务。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、培育专业服务力量,让心理健康服务触手可及。

编辑 朱佳琪

2025年6月9日